健康云 > 妇科 > 白带异常 >

白带发粉色怎么治疗?

08-27 阅读量:

白带下   病证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四。亦名赤白沥、赤白漏下、妇人下赤白沃等。指妇女带下,其色赤白相杂、味臭者。多因肝郁化热,脾虚聚湿,湿热下注,损及冲任、带脉,以致白带夹胞络之血混杂而成赤白带下。治宜疏肝健脾,清热利湿,方用清肝止淋汤(方见赤带条),或用加减逍遥散(白芍、柴胡、茯苓、甘草、陈皮、茵陈、栀子)。此证尚应注意癌变之可能,当早期诊治。

赤白带下

指妇女带下,其色赤白相杂者。中医认为多因肝郁化热,脾虚聚湿,湿热下注,损及冲任、带脉所致。治宜疏肝健脾,清热利湿。此证尚应注意癌变之可能,应早期诊治。

食物品凡患带下的妇女,宜分清虚实而选食下列食物。

乌骨鸡性平,味甘,有补虚、益气、健脾、固肾之功,凡体质虚弱的妇女白带过多者,宜常食之。明。李时珍曾说:“乌骨鸡补虚劳羸弱,益产妇,治女人崩中带下虚损诸病。”并介绍治带下病用乌骨鸡1只,洗净后将白果、莲子、糯米各15克,胡椒3克,装入鸡腹内煮熟,空腹食用。普通老母鸡营养亦很丰富,也有益气补虚的作用,民间常用老母鸡同黄芪或山药炖汤食用,对体虚带下者很有效果。

麻雀雀肉与雀卵均有补肾阳、益精血的作用,对肾阳不足、白带清稀、腰酸怕冷者,食之最宜。《日华子本草》载:雀肉“壮阳益气,暖腰膝,缩小便,治带下”。《中药大辞典》亦云:“雀卵补肾阳,益精血,调冲任,治女子血枯、崩漏、带下。”

猪肚性温、味甘,能健脾胃、补中气,对脾虚带下之人,宜经常食用。清代医学家王孟英认为:“猪肚止带。其补益脾胃,则精血自生,虚劳自愈。”这就是补脾胃而止白带的道理。

淡菜性温,味咸,有补肝肾、益精血的作用,适宜肾虚带下者食用。《本草汇言》中说:“淡菜,补虚养肾之药也。”《本草拾遗》载:“主虚羸劳损,带下。”《嘉柘本草》亦云:“治虚劳伤惫,精血少者,及妇人带下。”

鳖肉性平,味甘,有滋阴之功,对肾虚体弱的带下病人,宜食之。《日华子本草》中说过:鳖肉能“益气调中,妇人带下。”清。王孟英也认为:鳖肉能“滋肝肾之阴,清虚劳之热,主脱肛,崩带。”对脾虚带下及黄带者不宜选用。

白扁豆性平,味甘,有健脾化湿的作用,最适宜脾虚带下的妇女食用。宋代医学家文学家苏颂就曾说过:扁豆“主女子带下”。《永类钤方》亦有“治赤白带下:白扁豆炒为末,用米饮每服二钱”的记载。古代医家认为:“扁豆,脾之谷也,与脾性最合,为和中益气佳品。但其味轻气薄,单用无功。”故对脾虚脾湿带下病人,最宜用扁豆煮粥食,或用扁豆配合山药、莲子、芡实等一同煨烂服用。

扁豆花每年7~8月间采收完全开放的扁豆花,晒干或阴干备用,亦可服食新鲜者,它有健脾和胃祛湿的功效。《本草图经》即有“主女子赤白带下,干末,米饮和服”的记述。明。李时珍亦说:“焙研服,治崩带,功同扁豆。”白带过多,最大如冲,谓之白崩。《奇效良方》载有“治妇人白带:白扁豆花焙干为末,炒米煮饮入烧盐,空心服。”可见扁豆花治带功效卓著。

豇豆性平,味甘,因为豇豆既能补脾胃又能益肾气,故凡脾虚或肾虚带下之人,均宜常食之。《本草纲目》就曾记载:“豇豆理中益气,补肾健胃,和五脏,调营卫,生精髓。”《四川中药志》亦云:“滋阴补肾,健脾胃,治白带。”在民间,有用豇豆炖鸡肉服食治疗妇女带下病的习惯。

山药性平,味甘,有补脾、补肾、补肺、固精、止带的作用,对体质虚弱的妇女白带过多者,宜常食之。《本草正》中认为:“山药能健脾补虚,滋精固肾,治诸虚百损,疗五劳七伤。”

阅读全文

提示:本站信息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;
请谨慎参阅,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。
Copyright 2020-2040 健康云